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的現狀說明
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泛指革蘭氏染色反應呈紅色的細菌。在革蘭氏染色實驗中,首先添加了結晶紫,再添入另一種複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紅,從而將所有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紅色或粉色。通過這種測試我們可以區分兩種細胞壁結構不同的細菌。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在反應後的除色溶液中將呈現龍膽紫的顏色。相較於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通常會導致人類疾病——例如具代表性的大腸杆菌。
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通透性增強,使結晶紫極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再度染上複染液番紅的時候,便呈現紅色了。病原能力通常與其細胞壁組成相關,具體說來有脂多糖層。在人體中,可以激發一種固有免疫反應這種反應是通過細胞素製造和免疫係統活化等來描述其特征的。比如,紅腫就是細胞素產生並釋放導致的。因為脂多糖在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牆表皮,所以大多數或舊型抗生素都不能有效抑製此類細菌。
大多數腸道菌多屬於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人致病.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痢疾杆菌、傷寒杆菌、大腸杆菌、變形杆菌、綠膿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亂弧菌及腦膜炎雙球菌等。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則對青黴素不敏感,可以選擇氟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選擇大環內酯類比如克拉黴素、羅紅黴素等。
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的耐藥性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目前臨床上極度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多藥耐藥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藥物,範圍內處於臨床研究的候選藥物更是。因此研發廣譜、強效抗革蘭氏陰性菌藥物是臨床上十分迫切的巨大需求。
研發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藥物是世界難題,因為陰性菌耐藥機製遠比陽性菌複雜多變。菌細胞外膜通透性的降低是其產生多藥耐藥和泛耐藥的重要原因,而利用細菌鐵載體攝取鐵的原理將抗生素與鐵載體巧妙地有機結合,是克服COL-APSE 耐多粘菌素型革蘭氏陰性菌外膜通透障礙的一種有效策略。